close

  隨手扔垃圾、抓手當單杠玩體操、脫鞋“透氣”、座椅當沙發、車廂內“甩米線”……4月30日昆明地鐵入城以來,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里,市民在稱贊快捷便利的同時,也通過各種方式,吐槽了地鐵里的不文明現象。
  沒有人生下來就擁有文明舉止,有的嬰兒缺乏自控能力,大小便不能自理,他們當街便溺的話,旁人更多指責父母沒看管好自己的小孩,而不會罵嬰兒不懂事。當孩子逐漸長大,再當街便溺,所獲得的負面評價就跟尿布時代截然不同,苛責直接針對不良行為者。舉止文明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教養,父母從小就教孩子不要隨地便溺、不要隨手丟垃圾等,“隨地”主要是針對公共場合而言,長大自然就遵守這些最基本的行為規範。舉一反三,地鐵也是公共場合,隨地吐痰便溺扔垃圾直接可以歸結為沒教養,有教養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去做。
  地鐵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新鮮事物,父母以前沒坐過地鐵,自然也不能教給孩子地鐵行為規範。此時,地鐵工作人員、媒體或是周邊人就會主動或被動地教給乘客地鐵行為規範。如地鐵禁食的規矩,以前乘飛機、火車、長途大巴都沒碰過,這些交通工具還主動給乘客提供食物。按照朴素的傳統觀念,在公眾場合吃東西並不是過錯,而是一種需求。這樣一來,如果沒提示,沒人教,就立不起地鐵禁食的規矩。這條“與眾車不同”的規矩,不單單要貼在車廂里廣而告之,還要解釋給乘客禁食的理由。如在封閉的車廂里,你“甩米線”,韭菜蔥花等佐料氣味濃烈,會污染車內空氣。加上地鐵車廂擁擠、走走停停,湯湯水水容易潑灑飛濺,燙傷他人或弄髒他人衣物,這的確影響到車廂內的其他乘客,而妨礙到他人就是不文明的表現。
  地鐵上“禁止飲食”的標誌、周圍人異樣的眼光、媒體對不文明行為的曝光……也許下一次,乘客就不會帶米線進地鐵站了。反之,地鐵吃米線的行為沒有被勸阻或曝光,還會帶個壞頭,招致周圍人的效仿,吃東西的人越來越多。從眾心理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,可以起到從善如流的示範作用,也會導致更難約束的法不責眾,幸好地鐵在昆明剛剛起步,不好的陋習還沒形成普遍習慣,還能通過加強引導,儘快遏制,防止擴大趨勢。
  地鐵文明需要眾人的努力。我去泰國曼谷旅游時,在地鐵站發現上車的乘客都自覺排隊,站在車廂門兩邊,等乘客從中間下完了,再有序上車,如果前面人已經站滿了再等下一趟車。而我在國內很多城市乘地鐵卻發現,上車大流站門中間,車一到站就努力擠上去。在泰國乘地鐵的規矩跟國內不同,剛開始有些不適應,入鄉隨俗跟著在兩邊排隊一兩次就學會了。在人人都拼搶上車的氛圍里,你不爭也許再也上不去。而像曼谷乘客站兩邊,先下後上的禮讓規矩,其實對每個乘客都有益,多一份從容優雅,省去了爭先恐後的大汗淋漓。
  文/普嘉  (原標題:地鐵文明需要教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t77ttcd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